PC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PC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北上广如何逆袭京沪穗

发布时间:2021-01-21 16:33:38 阅读: 来源:PC厂家

“北上广”如何逆袭“京沪穗”?

“北上广”,是“北京、上海、广州”这三个城市的缩略词,如今,它广泛运用在媒体、社交网站和人们的口语之中,已经成为对三大城市最常用的合称。  实际上,这三大城市此前惯常称为“京沪穗”。智谷趋势研究中心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发现,“北上广”这一概念最早兴起于IT圈,它取代“京沪穗”成为主流用法,标志着一种草根对话语权的颠覆,亦成为这十年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。

年轻人对“京沪穗”这三个地名是无感的,但对“北上广”的社会现状有切身的体会,“北上广”这三个字承载的爱恨情仇的复杂情感,是“京沪穗”一词完全不具备的。  “北上广”何时代替了“京沪穗”?  中国多数城市都有规范的简称或别称。北京的简称是京、上海的别称是沪,广州的别称是穗。与之类似,杭州简称杭,南京别称宁,武汉简称汉,成都别称蓉,福州别称榕。  在这些省份的媒体上,如果单独出现这个城市的名字,一般使用这种规范的“简称或别称”。比如广东省委机关报《南方日报》,谈及一个活动在广州举行,一定是“在穗举行”,而不会用“在广举行”;在《四川日报》上谈及一个活动在成都举行,也使用“在蓉举行”,而不说“在成举行”。  1954年以后,中国内地只保留了北京、上海、天津(在1958年到1967年间一度撤销)三个直辖市。1989年以前,这三个城市也是中国生产总值最高的三个城市,因而当时的媒体上常见有“京津沪”之称。1989年,广州超越天津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城,在描述中国最先进发达的城市时,人们改用“京沪穗”一词,“京津沪”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。  根据慧科新闻搜索,智谷趋势发现,2004年“京津沪”一词在媒体上出现了272次,而当年“京沪穗”一词出现了439次。  “京沪穗”一词在使用频率上超过“京津沪”以后,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一度比较稳定,2004年到2009年间,这一词汇每年在境内媒体上出现的次数在400次到700次的区间波动,2010年还冲高到一个高点,729次。但到2012年以后,“京沪穗”一词在媒体上的使用大幅度减少,跌至每年400次以下,截至2014年12月9日,媒体报道中“京沪穗”仅出现243次。  而并不规范的“北上广”这个简称,在2004年到2008年一直很少在媒体上出现,从2004年到2007年,全年所有媒体上的“北上广”一词加起来出现不到20次,还不及“京沪穗”的零头。智谷趋势注意到,在当时,“京沪穗”在媒体语境中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,“北上广”这一更草根的叫法并没有得到媒体界的认同。  2009年,“北上广”一词在媒体上一共出现788次,一举超过了“京沪穗”一词(当年“京沪穗”在媒体上出现516次)。此后几年,“北上广”在媒体上出现的频次大大提高。到2013年、2014年两年,出现次数都在4000次以上,是“京沪穗”一词的十几倍。“京沪穗”一词实际上已被“北上广”取代。  为何“北上广”代替了“京沪穗”?  为什么草根的“北上广”完全代替了传统规范用语“京沪穗”?难道这仅仅因为是“穗”字有点难写难认吗?  智谷趋势研究发现,在2009年以前,“北上广”一词实际上主要只是在一些小的职业圈子中使用。  通过慧科新闻搜索,我们找到的最早一篇使用“北上广”一次的媒体报道,是2004年11月22日的《中国计算机报》,在这一篇报道中,记者使用了“北上广三地共计5个电子市场”的说法。这表明,“北上广”一词最早应该是通讯电子领域从业者使用的。  我们对2004年到2008年“北上广”一词在媒体上出现的语境进行了分析,也证实前述判断。  从2004年到2007年,“北上广”一词基本上只有IT类媒体使用,其他行业媒体几乎都不用这个词。直至2008年,这一现象才发生变化,但IT类媒体使用这一词汇的次数仍然高居各类媒体的榜首。也就是说,“北上广”一词是由IT圈发明的,应无疑问。  2009年,“北上广”一词的使用频率压倒了“京沪穗”,实际上反映出IT圈这种小圈子话语开始对传统的文人式的媒体话语构成优势。  为何是在2009年这一年?  这一年,新浪微博正式上线。这导致了中国传播生态的重大变革。原本在小圈子里使用的词汇,通过社交网站的放大和发酵,迅速进入到大众视野中,为大众所广泛使用。在微博上,“北上广”一词显然更受欢迎,而使用“京沪穗”一词的人非常少。  由于新浪微博早期数据完整性较低,智谷趋势通过新浪微博高级搜索检索了2011年至今“京沪穗”和“北上广”两个词在微博上出现的次数。  很明显可以看出,“京沪穗”在微博上出现的次数,相对“北上广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2014年截至目前,“北上广”一词在新浪微博上出现2492437次,而“京沪穗”只出现27882次。“北上广”出现的次数是“京沪穗”的89倍。  而在传媒媒体中,“北上广”出现的次数不到“京沪穗”的17倍。  换言之,相较于社交网站,传统媒体使用“京沪穗”的比例仍然较高,但“京沪穗”一词在社交网站上已几乎不为用户所使用了。  微博等社交媒体兴起后,网络热词的传播效果较以往大大放大,在很短的时间内,“北上广”这一俗称被多数草根用户接受。媒体用“北上广”一词代替“京沪穗”,表明媒体在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,主动适应互联网语态的选择。  “北上广”的内涵变迁  事实上,“北上广”一词的广泛流行,并不仅只是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语境的颠覆,也反映出流行的社会话题对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。  智谷趋势注意到,虽然2009年“北上广”一词已超过了“京沪穗”一词,但两个词汇在大众媒体中出现的次数相差不大。2010年,“北上广”一词在大众媒体上出现频次较上一年度猛增一倍多,达到1818次,而这一年“京沪穗”一词也达到历史性高点729次。为何“北上广”一词在这一年出现剧烈井喷?因为在这一年,“逃离北上广”成为年度热词。  2010年7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民生周刊都刊出整版文章,《谁在“逃离北上广”》,表明这一现象已经为最高党报所注意到,也足见这一网络热词,已完全走入了主流媒体的语境。  在2010年,一些传统媒体的老派写作者,在面对互联网上汹涌的“逃离北上广”的讨论时,仍然在使用传统的“京沪穗”一词。譬如2010年11月26日的《重庆晚报》,在报道中使用了“逃离京沪穗”一词。  “逃离北上广”这一热词的火爆,不仅使“北上广”一词的热度陡增,也使“京沪穗”一词的使用频率一度被拉高。但为何后来“北上广”一词出现频率不断走高,而“京沪穗”一词的走势越来越低呢?  因为,“逃离北上广”一词描述的社会现象,改变了“北上广”一词内涵和外延。  2010年12月,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“逃离北上广”系列丛书,该丛书分为三本《北京太势利》、《上海太昂贵》、《广东太竞争》。在《广东太竞争》中,分析了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。在这本丛书的语境下,“北上广”实际上既不是“北京上海广州”的简称,也不是“北京上海广东”的简称,而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缩略称谓。  事实上,“逃离北上广”一词,反映的是年轻人对于一线城市房价高企、生活压力大、户籍壁垒高等多重因素的焦虑,以及在面对这种焦虑之后所作的权衡和选择。不仅如前文所提到的,“北上广”一词在意涵上实际上包括深圳,而且它还被赋予了“京沪穗”一词所不具备的情感色彩。  “京沪穗”只是三个地名的组合,而“北上广”逐渐被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和社会现象的载体。年轻人对“京沪穗”这三个地名是无感的,但对“北上广”的社会现状有切身的体会,“北上广”这三个字承载的爱恨情仇的复杂情感,是“京沪穗”一词完全不具备的。  大众媒体在2010年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,在当时的传统媒体上表现出“北上广”和“京沪穗”两个词汇仍在兼用。2011年之后,“北上广”一词彻底火遍大江南北,传统媒体在描述“逃离北上广”、“逃回北上广”的社会现象时,已基本不再使用“京沪穗”一词了。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