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PC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新闻】工与农的精心对接黄花柳

发布时间:2020-10-19 07:19:15 阅读: 来源:PC厂家

工与农的精心对接

全国消息: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。湖北是农业大省。2009年,省委、省政府重新审视省情,深入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,用工业反哺农业,农业部门转变观念,从市场角度抓农业,全省上下一心,上演了一幕“工”与“农”精彩对接的活剧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全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家,省级龙头企业434家,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329家。

反弹琵琶,菜籽油端上餐桌

对油菜领域的专家而言,多年来的一块心病,随着奥星牌湖北优质菜籽油6月进入超市,终于看到了有望治愈的曙光。

油菜是湖北的优势,连续14年面积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。这足以让身在湖北的农业部油料专家组组长傅廷栋、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等专家们自豪。

然而令人尴尬的是,湖北一直没有自己的菜籽油品牌。我省每年200万吨菜籽生产的八九十万吨菜籽油,成为各种调和油的配料,或入云贵,或走四川,成为火锅底料。种植油菜的荆楚百姓,难得吃上几口自己种的菜籽油。

从产业链的角度看,长期以来做配料或底料供应,使我省农民被束缚在价值链底端,老百姓从油料增产丰收中,往往难以获得收入增长的喜悦,更想避免原料价格巨幅波动带来的痛苦。

一言以蔽之,湖北处于油菜产业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。向产业的高端走,向附加值空间大的领域进军,把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、经济优势,成为湖北油菜乃至于整个湖北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。

抓手在哪?由传统的田间生产管理转向从市场终端开发抓起,这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实现的一个重大转折。用市场终端带动种植业的前端,靠消费来拉动产业,做足油菜文章,油菜籽就会由传统意义的农产品变为工业的资源品,油菜产业理所当然地就能够飞腾起来。

抓农产品加工,首要的是抓龙头企业发展。

通过数十家企业参评,省委、省政府评出首个湖北优质菜籽油品牌,这一品牌花落湖北奥星粮油工业公司。

政企联动,趁热打铁,加大食用油知识普及力度,将奥星牌菜籽油推进武汉数百家超市。

在奥星带动下,武汉各大超市的菜籽油品牌,由过去的两三个,猛增到现在的10多个。目前,菜籽油销量日见看涨。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中国食博会上,上海百联集团采购奥星菜籽油订单高达8000万元。

反弹琵琶见到成效,湖北农业进一步加大产业链整合力度。

本月12日,农业厅组织奥星、宏森等油脂加工企业,与咸宁、赤壁、黄梅等12个“双低”菜籽油品牌创建县签约,共同打造500万亩“双低”油菜订单生产基地。企业承诺,对来年检测合格的“双低”菜籽,收购价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.2元,确保农民丰产能增收。

面对专家们打造油菜千亿产业的建议与呼吁,农业部门信心十足,表示通过采取积极措施,未来3—5年,油菜产业产值有望从目前的近200亿元发展到500亿元。

油菜产业一年的蜕变,重新确立了农产品的发展方位,标定了农业大省新的发展方向。

延伸链条,小龙虾“进笼子”

11月2日,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公司的甲壳素深加工第二期工程——小龙虾产业一体化及循环经济改革试验项目破土动工。

这是我省应对金融危机重点支持的项目,该项目一次性无偿获得国家1000万元补贴。

将农产品加工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“笼子”,这正是省委、省政府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思想的生动实践,也寄予了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厚望:以此为依托,拉动投资,延伸产业链条,发挥资源优势,把小龙虾做成大产业,让小龙虾带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。把发展特色农业、农产品加工业、县域经济以及集体经济与实现农民增收统一起来,一起谋划。

小龙虾原本不是湖北特产。90年代末,我省兴起小龙虾加工,产品主要销往国外。随着加工业兴盛,潜江农民探索出虾稻连作、虾蟹混养等模式,小龙虾产量猛增,加工量也越来越大。近5年,我省小龙虾加工出口量持续居全国首位。据测算,小龙虾每年可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0元。

但加工的背后,是大量被废弃的虾壳。仅以潜江为例,每年加工8万吨小龙虾,虾壳等废弃物就近5万吨,是重要的污染源。

要发展,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。一个谋求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的项目进入省委、省政府视野。

甲壳素深加工,是从废弃虾壳的中,提取甲壳素、氨基葡萄糖盐酸盐、壳聚糖、壳寡糖、氨糖等产品,这些产品在食品、化工、医药、农业、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,实属环保、高效和循环产业。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,还极大地回收利用资源,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该项目规划总投资4.15亿元,投产后年可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,创产值超过20亿元,实现利税3.2亿元,新增2000个就业岗位。华山公司等投资商纷至沓来。

正如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华山公司考察时所说的,公司发展思路好、发展项目好、生产产品好,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,建设“两型社会”探索出了新的路子。

面对掠夺性开发,小龙虾种质资源呈现退化态势,小龙虾越来越小了。为了避免江浙小龙虾产业勃兴忽败的老路,省政府决定,从2010年到2012年,连续3年每年调剂6000万元,建立产业发展基金,重点解决小龙虾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。

项目补贴与产业发展基金,传导出强烈信号:通过优化产业结构,加快产业升级,盘活现有存量,实行兼并重组等多种途径,打造带动力、辐射力、竞争力强,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。“良种+良法养殖+精深加工”,小龙虾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演化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,产业竞争力大大增强。群众说:“小龙虾,是在湖沟河汊游走的金疙瘩。”

搭建平台,九大产业园次第开花

上月底,仙桃、洪湖、监利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3天内连续授牌;本月17日,夷陵区黄金卡萧氏农产品加工园区授牌。至此,我省已有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授牌。

油菜、稻谷、水产……九大园区的企业类别,涵盖了我省主要优势农产品;九大园区区域布局合理,旨在带动千里沃野。

建设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,实际上是为企业发展搭建一个平台。这也是实施“四个一批”的重要举措。

今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明确提出,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“四个一批”,即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,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,形成一批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,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。

这是再次对省情深化认识后得出的科学结论,这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必要之举:农产品加工园区是聚集市场要素、优化产业布局、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。借助这个平台,不仅可以延伸产业链条,加快形成产业集聚,还可以增强区域资源配置能力,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。

一个基本的省情是:湖北是农业大省,却远不是农业强省。

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与兄弟省份的差距:

龙头企业规模小。全国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已有近20家,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,我省最大的龙头企业才35亿元。

加工转化能力弱。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.98∶1,全国平均水平是1.1∶1,发达地方达到1.3—1.5∶1。

产品品牌不响。“200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”中,全国有40个食品品牌入选,邻省的河南、安徽有数个食品品牌入选,我省没有一家入选。

产业外向度不高。优势农产品走出省外的很少,加工制品占领外省市场的份额更小,农产品出口值仅6亿美元,而山东省出口创汇超过100亿美元。武汉市场上肉食加工产品、快餐休闲食品、速冻食品市场的90%、大米和食用油脂市场的70%都是外省产品。

找到差距所在,明确了方向,找准了发力点,接下来的就是真抓实干。

省农业部门与九大园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签署协议,对每个园区基建给予1亿元额度的贴息贷款,并承诺对企业贷款、申报重点项目、创建基地、品牌等方面给予支持。为缓解企业融资难,农业厅牵线搭桥,省开行承诺,对九大园区每个贷款1亿元。

面对重大利好机遇,早已不甘现状的各市县政府纷纷出台激励政策,你200万元,我500万元,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,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
面对良好发展机遇,萧氏集团董事长肖勇表示,随着明年茶粉体、茶饮料、茶食品、茶机械等深加工项目陆续投产,集团将率领旗下近百家加工厂及其覆盖的30万亩茶叶基地,解决中低档夏秋茶销售难题,未来3年至5年,企业茶叶产值可由目前的5亿元跃升至60亿元,茶农收入有望增加1倍至1.5倍。

政府与企业的顺势之举,有着较为厚实的产业基础作支撑。到去年底,全省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25亿元,农产品商品率为50%—90%,从事产业化经营的650万农户年户均增收1670元。

今年,我省响亮地提出,以市场为导向,以农产品资源优势、产业优势、产品优势和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,采取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多元投入、上下联动,建立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,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,通过5年左右努力,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过6000亿元。

一个崭新的平台正在搭建,荆楚农业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奋力起跳。

温州治阳痿哪家好

太原治牛皮癣

无锡的治男科的专业医院的排名